近日,《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》出臺,明確規(guī)定,學校對不遵守校規(guī)校紀、有欺凌和暴力等不良行為的學生,按照國家有關規(guī)定采取必要的懲戒措施。為此,河北省曲周縣積極探索,設立128個“戒尺試點班”,把懲戒權回歸學校,讓教師有理有據(jù)實施懲戒權。
日前,曲周縣依莊鄉(xiāng)西來村小學六年級便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啟動儀式。班主任王紅娟向全班學生和家長介紹了戒尺試點班實施方案,全班31名學生舉手表決,家長討論通過后,一致在《致家長一封信》上簽字同意,班長張志勛代表全體家長和同學向老師遞交戒尺。
“在古代私塾啟蒙教學時,‘戒尺’是先生‘懲戒權’的物質載體,‘戒’是警戒、懲戒,‘尺’是尺度、標準。戒尺進課堂,能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約定,讓他們從小養(yǎng)成愛學習、守紀律、懂規(guī)矩、知敬畏的好習慣。”曲周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郭照河認為。
隨著縣教育局《關于在全縣中小學校設立“戒尺試點班”的實施方案》發(fā)布,各鄉(xiāng)鎮(zhèn)中小學立即行動起來,結合實際大膽嘗試,紛紛設立“戒尺試點班”。各學校按照教育性、合法性、慎用性、適度性、規(guī)范性原則,對違規(guī)行為“一請二問三懲四慰”。截止目前,曲周縣已設立戒尺試點班128個。
戒尺進班級,讓學生們心存敬畏,逐漸養(yǎng)成規(guī)則意識,形成良好的行為規(guī)范,有效解決了以往老師“不敢愿、不愿管、不能管”的難題。
學校實施懲戒教育,必須讓家長理解、支持。教育孩子不是學校單項做功,而是家校合作多面給力。怎樣充分發(fā)揮家長作用,凝聚合力,形成家校共育的閉環(huán)?曲周縣通過建立“家長課堂”制度,打通懲戒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曲周縣始終重視家?;ネ?、協(xié)同育人工作,通過定期舉辦“家長課堂”、開展“家長進課堂”活動,讓家長了解教育、了解學校、了解學生、了解課堂教學、參與教學評價,推動廣大家長與學生一起成長,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合作者、支持者,建立起家校溝通紐帶,由此減少了家校糾紛,共同推進教育教學工作高效開展。
“讓孩子遇到一個心中有愛、手中有尺、眼中有光、胸中有度的好老師,這是所有家長的期盼。作為家長,我們也必須要支持老師的工作,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。”縣實驗中學七年級2班胡少源的家長深有感觸地說。
關注公眾號:曲周縣信息網(wǎng)

招工求職 出租求租 商家打折 二手交易